


9 月 19 日,中铁水务集团与陕西中煤新能源公司的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陕西煤田地质集团顺利举行。此次签约并非两家企业的 “双向合作”,更有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深度参与 —— 兰州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海宾,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总经理董卫峰,中国铁工投资副总经理王文刚等嘉宾出席座谈并见证签约,三方将以 “政策 + 资源 + 技术” 为合力,为兰州绿色供热升级按下 “加速键”。
一、三方协同:各展所长,瞄准兰州供热核心痛点
座谈中,兰州市住建局、中铁水务、陕西中煤新能源达成明确共识:以各自优势为基石,破解北方供暖城市普遍面临的 “资源约束 + 环保压力” 难题,具体分工清晰聚焦:
兰州市住建局
发挥 “政策引导 + 统筹协调” 核心作用。作为城市供热主管单位,将牵头整合区域供热需求,制定适配的支持政策,确保合作项目贴合兰州城市发展规划,避免资源分散;中铁水务集团
输出 “水务环保 + 项目运营” 专业能力。依托在水务领域的多年积累,围绕 “水衍经济”(如水资源循环利用、水务关联产业开发)提供技术与运营支撑,同时联动西北区域管理中心,保障项目落地效率;陕西中煤新能源公司
贡献 “清洁能源 + 技术研发” 优势。作为新能源领域企业,将重点投入清洁能源供热技术(如地热、生物质能等),为兰州供热体系 “去化石能源依赖” 提供解决方案。
三方明确,合作将通过 “资源要素整合 + 优势叠加”,推动清洁能源在兰州供热领域落地,最终目标是降低城市供热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现代化供热体系。

二、合作聚焦三大领域,从 “供热” 到 “低碳生态” 延伸
此次战略合作并非泛泛而谈,而是锚定兰州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聚焦三大关键领域展开深度协同:
1. 水衍经济:让 “水资源” 联动 “供热”
围绕兰州当地水资源特点,开发 “水务 + 供热” 关联产业 —— 例如利用污水处理厂余热回收技术,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供热资源;同时优化城市供水管网与供热管网的协同布局,减少能源损耗,实现 “一水一热” 高效利用。
2. 清洁能源供热:替代化石能源,降低环保压力
这是合作的核心抓手。陕西中煤新能源将结合兰州气候与资源条件,引入适配的清洁能源供热技术(如浅层地热能供暖、分布式生物质供热等),中铁水务则负责配套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例如在兰州新建小区或老旧小区供热改造中,逐步替换传统燃煤锅炉,减少碳排放与空气污染物排放。
3. 低碳智慧运维:用技术提升供热效率
双方计划引入 “智慧运维系统”,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时监测供热管网的温度、压力、能耗等数据,实现按需供热、精准调控 —— 既避免 “供热量过剩” 造成的能源浪费,也防止 “供热不足” 影响居民生活,同时通过智能化管理降低运维成本。
三、后续:加速项目落地,为兰州注入 “绿色暖流”
根据战略合作协议,中铁水务与陕西中煤新能源接下来将重点推进 “项目转化”:
- 成立专项工作组,结合兰州各区域供热需求(如老旧城区改造、新城区建设),筛选首批合作项目清单;
- 依托中铁水务的西北区域管理中心、固废事业部等部门,与陕西中煤新能源的技术团队无缝对接,确保清洁能源技术适配兰州本地工况;
- 在兰州市住建局的统筹下,推动项目纳入城市供热升级规划,争取政策与资源支持,实现 “快速落地、高效运营”。
此次合作的意义,远不止 “两家企业联手”—— 它是 “政府引导 + 企业唱戏” 模式的生动实践:通过三方协同,既解决了兰州供热的 “环保痛点”(降化石能源依赖),也回应了 “民生需求”(提升供热稳定性),更助力兰州建设 “美丽宜居现代化中心城市”,为北方供暖城市的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参考的合作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