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会议论坛 > 正文

CCUS 迎爆发期!2025 年捕集能力破 5000 万吨,2030 年将增 8 倍

发布日期:2025/08/27



全球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热潮,2025 年更是成为其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之年。国际能源署最新数据库分析显示,CCUS 从产能规模到行业应用,从全球布局到融资模式,都在加速突破,为全球碳中和目标注入关键动力。

一、产能爆发:2025 年破 5000 万吨,2030 年预计激增 8 倍

截至 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运行的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能力首次突破 5000 万吨大关,较 2024 年同期实现稳步增长。更值得关注的是,根据当前项目推进节奏,到 2030 年全球碳捕集能力有望达到每年 4.3 亿吨,封存能力或达 6.7 亿吨,较此前预测大幅提升 10%,较 2025 年水平激增约 8 倍。

行业正经历关键转型:从 “大量宣布项目” 转向 “扎实推进落地”。目前处于后期开发阶段和在建的项目能力,已占整个项目管道的 60%。若这些在建项目全部顺利完工,现有产能将几乎翻一番,这在国际能源署 CCUS 项目数据库启动以来尚属首次。2024 年,全球已有 8 个新 CCUS 项目投运,虽单个项目规模最小仅 5000 吨 / 年,但为行业规模化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实操经验。

二、应用破界:从电力到水泥,多行业首现商业化项目

2024 年堪称 CCUS 技术的 “突破年”,多个难减排行业迎来首批商业化项目,打破传统应用边界:

  • 电力行业

    英国首个配备碳捕集设施的天然气发电厂敲定最终投资,目标年捕集 200 万吨二氧化碳,为电力领域减碳提供新范式;
  • 水泥行业

    中国建成全球首个针对水泥生产排放的碳捕集工厂,为这一高排放行业开辟减排新路径;
  • 碳移除领域

    瑞典启动迄今最大碳移除项目,热电联产电厂成功实现碳捕集,拓展了 CCUS 的应用场景;
  • 封存领域

    澳大利亚在枯竭天然气田实施全球首个大型封存项目,验证了封存技术的商业化可行性。

这些项目的落地,标志着 CCUS 不再局限于单一领域,正加速向更广泛的工业场景渗透。

三、全球布局:新兴力量崛起,中国贡献显著

当前北美和欧洲仍主导全球 CCUS 布局,预计 2030 年将占据全球捕集能力的 80%,但新兴市场已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中国和中东地区表现尤为突出,目前在建的捕集能力超 1500 万吨 / 年,占全球在建及运行产能的四分之一,份额已超过欧洲。

2025 年,中国预计投运一个年捕集能力达 150 万吨的燃煤电厂 CCUS 项目,有望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 CCUS 部署案例。此外,巴西、印度尼西亚、日本等国通过监管改革为 CCUS 发展扫清障碍,全球布局正从 “集中化” 向 “多元化” 加速转变。

四、融资创新与未来挑战:商业化迈出关键步

2024 年 CCUS 融资模式实现重大突破 —— 全球迄今最大的二氧化碳运输和封存项目,成为首个由项目融资支持的 CCUS 项目,标志着该技术商业化成熟度显著提升。自愿碳市场也释放强烈需求信号,2024 年生物能源碳捕集与封存(BECCS)、直接空气捕集(DAC)项目签署近 600 万吨二氧化碳先进承购协议,占当年碳清除信用额度购买总量的 75%,几乎是 2023 年的两倍。

不过,行业快速发展也面临新挑战:供应链仍以定制化生产为主,难以匹配激增的市场需求;项目布局虽向新兴市场扩展,但区域集中风险仍存;同时,数据中心电力消耗激增(预计 2030 年相当于日本全国用电量),或成为 CCUS 新驱动力,也对技术适配性提出更高要求。

五、2025 关键项目:全球聚焦三大标志性案例

2025 年,多个重磅 CCUS 项目将陆续投运,进一步推动行业规模化:

  • 挪威将启动全球最大规模水泥厂碳捕集项目

  • 美国将建成世界最大直接空气捕集工厂

  • 中国 150 万吨燃煤电厂 CCUS 项目

这些项目的成功,将进一步验证 CCUS 技术的经济性与可靠性,为全球净零排放目标提供坚实支撑。如今,CCUS 已从示范阶段迈向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尽管当前发展速度仍需加快以匹配本世纪中叶净零路径,但 2024-2025 年的爆发式增长,无疑让这一关键清洁技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