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30日,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的一则提案震惊全球环保圈 —— 拟撤销 2009 年发布的 “气候变化危害认定”。这份被视为美国联邦政府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 “法理基石”,一旦废除,意味着美国近 15 年的减排政策可能全面崩塌。

什么是 “气候变化危害认定”?为何要撤销?
2009 年的 “气候变化危害认定” 明确:温室气体排放危害公众健康和福祉。这一结论成为《清洁空气法案》框架下,美国监管汽车、发电厂等温室气体排放的核心依据。小到汽车尾气标准,大到发电厂减排要求,都依赖这一认定的法律效力。
而 EPA 此次提案的理由直白且 “务实”:署长李・泽尔丁在印第安纳州一家汽车经销店宣布,该认定已带来超 1 万亿美元监管成本,若撤销,预计每年可节省 540 亿美元,还能 “恢复消费者购车选择权”(废除电动车强制政策)。
但背后的深层逻辑更值得玩味:
利益集团博弈
美国煤炭协会、石油游说团体长期反对气候监管,提案内容与这些集团诉求高度吻合;选举铺路
自 2024 年大选起,共和党将 “反对气候监管” 纳入纲领,此举为 2028 年大选后的政策延续埋下伏笔;动摇科学根基
EPA 计划成立 “独立审查委员会” 重新评估,但成员名单未公开。此前其已解雇千名科学家、关闭气候研究部门,试图以 “重新评估” 之名削弱原有科学结论。
若提案通过,全球将面临什么?
多位专家直言,这绝非美国的 “内政”,而是可能冲击全球气候治理的 “重磅炸弹”。
1. 全球减排动力遭重创
美国作为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国,若废除排放限制,可能引发 “破窗效应”:减排意愿本就薄弱的国家或借机放松政策,全球整体减排积极性将大幅下滑。
2. 气候治理体系面临崩塌
- 美国国内气候政策将失去法理依据,直接冲击《巴黎协定》等国际框架的一致性;
- 可能削减气候治理资金投入,不仅影响美国国内减排项目,还会减少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导致全球气候合作资金短缺。
3. 能源转型至少倒退 5-10 年
- 化石能源企业可能扩大产能,低价化石能源挤压可再生能源市场,延缓全球能源转型;
- 美国对新能源技术的补贴与研发支持或进一步缩水 ——2025 年上半年其清洁能源投资已同比减少,若提案通过,这一趋势可能加剧,拉大与其他国家在绿色技术领域的差距。
一场 “倒退” 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目前,提案仍处于公示阶段,但已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关注。有环保组织直言:“这是用短期经济利益透支人类未来。”
从《巴黎协定》到全球碳市场,多年构建的气候治理体系正面临严峻考验。这场由美国掀起的 “政策倒退”,最终会将全球带向何方?答案或许要在各国的应对与博弈中寻找。

参会赞助咨询:
赵靖 Tom 18101623169
施有胜 Henry 18221752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