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前沿成果 > 正文

全国首个特高压GIS全景感知实验室在内蒙古全面运行

发布日期:2025/08/13

全国首个特高压GIS全景感知实验室在内蒙古全面运行

来源:中国能源网 作者:李印楠 安义岩

8月6日,由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和中国电科院联合建立的特高压GIS长时运行全景感知实验室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全面投运。该实验室是特高压设备的“体检专家”,能实现对设备状态“毫秒级”精确感知。

在全面投运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维江表示,这是全国首个特高压GIS长时运行全景感知实验室,实验能力达到同类实验室国际领先水平,该实验室的投运将为特高压GIS状态检测技术研究提供全面的研究条件,推动我国特高压设备运维从“被动抢修”向“主动感知、提前预警”跨越,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国网蒙东电科院技术人员在特高压GIS实验室进行特高压芜湖站1000千伏GIS盆式绝缘子缺陷复现和局放信号检测工作。冷佳奇/摄

该实验室如同特高压GIS设备的“全景模拟沙盘”与“缺陷解码工厂”。一方面能复现现场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构建全方位、深层次的微小缺陷感知网络,精准捕捉设备运行中的细微异常;另一方面能通过持续模拟各类故障场景,剖析缺陷产生与发展的规律,将隐藏的故障风险转化为可识别、可分析的技术参数。

此次投运的实验室围绕特高压GIS设备长时运行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核心需求,构建了特高压GIS故障放电机理和故障预警研究实验平台体系。实验平台可在762千伏环境下不间断运行,精准模拟特高压GIS典型工作状态及内部放电、绝缘缺陷等异常场景,同时配备6项国内领先的高灵敏度局放检测技术,能够捕捉设备运行中极其微小的局部放电信号,实现对设备状态的“毫秒级”精确感知。

国网蒙东电科院输变电技术中心主任兼该实验室现场负责人石海鹏介绍,此次投运的实验室构建了特高压GIS故障放电机理和故障预警研究实验平台,可在762千伏环境下不间断运行,精准模拟特高压GIS典型工作状态及内部放电、绝缘缺陷等异常场景。

“高灵敏局放实验也是该实验室的亮点之一”,中国电科院高级专家许渊说,其灵敏程度可精准到0.1pC(皮库),能捕捉设备运行中极其微小的局部放电信号,相当于在一个足球场里找到一根掉落的钢针。


国网蒙东电科院工作人员在特高压GIS长时运行全景感知联合实验室开展1000千伏GIS盆式绝缘子气隙缺陷和金属颗粒缺陷模拟及长时带电检测试验。冷佳奇/摄

截至目前,实验室累计开展58次特高压GIS缺陷模拟和状态检测实验,在GIS内部金属微粒尺寸对GIS放电的影响、X射线对GIS内部放电激励、X射线对GIS内部异物检测等方面取得了5项研究成果。

依托该实验室,未来可重点开展特高压GIS设备长时运行状态下的全景感知技术研究、各类潜在缺陷的模拟与检测方法创新、新型监测设备的研发与应用等工作,通过持续的攻关研究,将进一步提升特高压GIS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实现特高压GIS设备故障预警精度与电网抗风险能力的双重提升,为特高压电网安全运行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全周期技术保障。